慈禧同款锅底、圣旨菜单、故宫印章……最近,故宫火锅店上了微博热搜。据了解,这家故宫角楼餐厅以乾隆时期姚文翰所绘《紫光阁赐宴图》作为空间主题,展现皇家礼乐、宴会、家具器皿、游戏等宫廷文化,还原宫廷御食的场景和风貌。正因为依托故宫博物院这个超级大“IP”,网友和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对故宫火锅店也给予了更多的文化心理上的期待和关注。与其说故宫火锅店营销的是火锅,倒不如说是在借由火锅的“吃”文化,以传播传统的饮食文化,向国内外的游客讲述中国故事。
自从2013年“朕知道了”胶带问世以来,文化创意已经遍布整个文博领域,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都纷纷推出文创产品,从文具套装到钥匙扣,从生活用品到旅游用品,不一而足。故宫博物院甚至开发了“故宫口红”,该彩妆系列一上线旋即售罄,为故宫文化和电商平台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消费流量,足以体现传统文化及其衍生品借助于互联网所展现的时代魅力、价值宽度和人气关注度。
从已有的文创实践来看,文化创意、文化衍生品的开发有其系统性、多维性和关联性,其载体和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从系统化创新的角度看,文化的创意和创新当然不仅仅局限于实体物品的生产和制作,还可以构建诸如场景再现式的各种体验活动,让观众们沉浸其中,带来更加直观、形象和立体的感受。而后者在由影视剧延伸出的文创产业中更为成熟和发达,如迪士尼乐园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中国人的思维意识中,“民以食为天”的古语早已耳熟能详,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人自古以来都将宴饮作为身份的象征,吃什么、跟什么人吃,甚至决定了你的地位。《紫光阁赐宴图》所描绘的是清代的顶级皇家盛宴文化,其背后自然隐藏了丰厚的文化故事,也值得用立体、具象化的方式呈现于观众面前。而故宫火锅店的创意使得古代宫廷宴饮文化走入现代人的视野,正属于情景式再现历史文化情境的体验活动,可谓是故宫文化创意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既是国内博物馆方阵中的首创之举,也算是一种全新的文创探索思路和尝试。
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都是一种资源,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创造性地生成、开发和转化为现代的文化产品,融入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才能让传统文化真正具备生命力和文化竞争力。与文创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不同,饮食文化的情景体验更是一种视觉、味觉和听觉的全方位、系统化的经验感受。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从食材的选择和搭配,到烹饪方式、火候的把握,都体现和传递了中国人所独有的哲学、美学思想和观念。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通过饮食这扇窗口,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一度在社会上引领起将日常饮食与美学相结合的潮流。故宫博物院作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在还原宫廷御食场景、打造“舌尖上”的文化品质上,也必须要有更高的审美标准和文化要求。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故宫火锅店就必然要成为阳春白雪,远离普通的消费群体,呈现曲高和寡之势。易言之,故宫火锅店要想真正为故宫文化代言,成为一种具备文化主体性的新“IP”,赢得游客们的“口碑”,就需要摆正定位和方向:既需要主动担当传播古代宫廷饮食文化的重任,也需要和现代饮食文化、普通大众的消费观念充分结合,不能只是披着文化的外衣,转而追求商业利益。故宫火锅店仍然需要在特色、品质、价格和服务上,与一般的火锅店寻求差异化经营,以满足现代大众消费者的文化需求,真正吃出文化,吃出品位。惟其如此,才能给人一种不虚此行的文化品鉴和消费体验,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跃跃欲试。
文化与文化创意及衍生品之间是互动的关系,文化创意及衍生品会推动文化的传播,给传统文化带来一定的附加值,而文化衍生品也有其独立的“人格价值”,并不意味着只要依附于厚重的文化传统、文化实体,任何文化创意或衍生品都能绝对赢得市场和大众的青睐,呈现出超高的人气与热度。进入新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的走红,它们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也以崭新的姿态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在未来,文化文物单位也需要发挥主动性、积极性,更多地借助社会力量,进行深度合作,努力做到创新有道,成熟有方。
总而言之,饮食文化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故宫火锅店要具有文化担当意识、品质意识、创新意识,用不断创新的形式,融合富有文化底蕴的创意,在“互联网+”的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