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动态

中国文化艺术人才中心
 电子邮箱:zgwhysrc@163.com

电话:010-52201593


艺术动态
 
文化兴盛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2/9/13 浏览次数:588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上,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蕴起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十年,文化产业发展可谓是“日出江花红胜火”;这十年,旅游产业发展可谓是“春来江水绿如蓝”。

  “十年来,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繁荣发展,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充分显现,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为加快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说。


  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2021年6月28日晚,北京。

  金光映射下的国家体育场灯火璀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这里隆重上演。这场大型情景史诗演出以多种艺术方式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震撼了无数观众的心灵。

  除了《伟大征程》等重大文艺演出,近年来,文艺界还涌现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奋斗吧 中华儿女》《我们的四十年》等重大文艺演出唱响时代主旋律,描绘新时代壮美篇章;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传遍”全国,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展卷”爆火,歌剧《沂蒙山》《马向阳下乡记》以及话剧《谷文昌》《柳青》等破屏出圈。从昆曲《牡丹亭》的常演不衰,到粤剧《白蛇传》的跨界出新,再到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渐入佳境,越来越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艺术作品,成为时代潮流和精品“爆款”。

  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艺术创作持续繁荣,推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优秀作品竞相涌现,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弘气象,滋养人民审美观价值观。

  “我们赶上了一个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最好时代。”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回顾过去的十年,国家图书馆理事会理事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韩永进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国家的文化建设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以促进文旅融合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诗意共远方”。

  2018年4月8日,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诗”和“远方”正式牵手,让人们内心深处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健全,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十年来,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3.6万家增长到了6.5万家,年营业收入从5.6万亿元增长到11.9万亿元。2019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44363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44989亿元,占GDP比重分别达4.50%、4.56%。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逐步凸显。

  如今,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成为三大新亮点。这其中,“中国正能量”在旅行中得以体现。革命旧址、纪念馆、先烈故居等红色旅游目的地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宠”。“新青年”们的身体力行,表明红色旅游就是当今最潮酷的事。

  广袤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的红色资源正在转化成为一个个寓教于游的红色景区,成为广大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性修养的有效载体,成为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的生动课堂。数字显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从100处扩展至300处,红色旅游接待游客年均增长率超过11%,2019年达到14.1亿人次。

  以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新要求

  建在老百姓身边、建在家门口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正在快速增长中。最新数据显示,这些文化设施和场所已经达到1.8万个。

  够得着、用得上的公共文化空间大大方便了群众。从“云端”到“指尖”,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便捷、更加“对味”。不仅如此,全国所有的地级市图书馆、99%的县级图书馆,即便是最边远的地方,哪怕是刚刚落成,都能获得包括30万册电子图书、7700余种期刊、20万首音乐音频等在内的145TB数字资源提供给读者。

  为人民大众服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戏曲进乡村”等惠民项目深入实施,“村晚”等品牌文化活动广泛开展。2022年开展的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参与人次超过1.18亿。

  人民群众在哪里,舞台就在哪里,百姓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文化中心。最近的数据显示,我国群众文化团队的数字已经超过了45万个,比2012年增长了50%。

  “群众参加文化活动不仅愿意当观众,还愿意当演员,也愿意成为创作者。人民群众成为文化的真正主体。”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负责人陈彬斌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促进人民精神生活走向共同富裕。我国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文化站4.02万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54万个。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

  十年来,一系列法律、标准、政策,确保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2017年3月1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施行。紧随其后,2018年1月1日,公共图书馆法施行。

  “新时代文化立法的基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法律制度建立起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规律、特点和要求并行之有效的最高规范和准则,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的权益,为促进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繁荣发展提供充分的法律支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原主任朱兵说。

  与此同时,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出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标准,333个地级市、2846个县出台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

  以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2022年,一场开年大展“何以中国——中华古代文明暨《国家宝藏》特展”,让原本处于寒冬“淡季”的故宫迎来了“旺季”。

  以故宫为代表,近些年来,文博场所“花样百出”,过去“高冷”的博物馆变身为“网红”打卡地。而《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考古大会》《古韵新声》等电视节目引爆大屏小屏。

  如今,“坚持保护第一”“保护文物也是政绩”“让文物活起来”等理念深入人心。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古籍热”蔚然成风,国潮国风成为年轻人新时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前所未有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成效显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十年来,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保护状况有力改善。文物安全严防严管严打严治长效机制健全完善,打击文物犯罪、查处法人违法、整治火灾隐患取得重要成果。

  十年来,文物治理能力持续增强,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新修订《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各地出台200多部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113项文物保护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发布实施。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2021年,三星堆考古发现刷爆热搜和朋友圈,伴随三星堆“盲盒”越拆越多,带来的是无限想象和震撼。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成果丰硕,88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陆续实施,良渚、殷墟等重大考古取得新发现,边疆考古、水下考古稳步推进,科技考古、公众考古、涉外考古快速发展,为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许多人都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记忆犹新,“二十四节气”的惊艳登场,向世界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中国式浪漫”尽显文化自信。

  近些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成为赓续文化文脉、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方面,成为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源泉,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成为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艺术人才中心         邮箱:zgwhysrc@163.com

京ICP备120041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