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动态

中国文化艺术人才中心
 电子邮箱:zgwhysrc@163.com

电话:010-52201593


艺术动态
 
“Rong-源”空间艺术展带来全新的“人与自然”
 发布时间:2022/1/4 浏览次数:29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并非后知后觉的产物,而是经过时间沉淀后,对时代的见证和反思。

  ——张子康

  历经2年多的商讨、筹备,从上海崇明到西藏冈仁波齐,辗转20000公里、爬升5300米、跨越10个省市自治区,“Rong-源”空间艺术展于2021年12月25日在上海宝龙美术馆6号厅开幕!

  展览多以空间、材料作品构成,作品全部组件、设备超1万余件。9大板块分布在7大空间内,按观展顺序依次是1《序曲—迷雾森林》、2《光之柱》、3《风之翼》、4《光之茶室》、5《光之融器》、6《雨滴》、7《算力光影》、8《尾声—光之溶洞》、9《花絮》。

  展览开幕现场(由左至右:RONG源联合策展人武林、宝龙集团董事许华琳、RONG源主创艺术家白水、上海茶叶学会副会长高胜利、RONG源主创艺术家龚世俊、RONG源主创艺术家秦岭、RONG源联合策展人顾耀峰)

  学术分享(由左至右:RONG源联合策展人顾耀峰、上海油雕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上海艺仓美术馆联合创始人张熹、RONG源主创艺术家秦岭、RONG源主创艺术家白水、RONG源主创艺术家龚世俊)

  主创艺术家秦岭、白水、龚世俊(由左至右)向观众致意

  观众在《迷雾森林》现场

  《光之溶洞》展览现场

  《光之融器》现场

  囚牛乐团在开幕现场

  《迷雾森林》

  《迷雾森林》

  《迷雾森林》

  一个空间艺术展最好的感受方式就是“在现场”。《迷雾森林》是一个以光的回响构建而成的空间。虚幻而时隐时现的迷雾景观将置身其中的观众代入一个诗意的栖居空间。作品如同迷宫一般捉摸不透的特征,暗示了当下人类生活之中的众多虚浮景观。

  《光之柱》现场

  《光之柱》现场

  《光之柱》现场

  《光之柱》记录了冰块的折光与消逝,该作品完成了一项看似徒劳的壮举:艺术家从吴淞口取了十五罐江水冻成巨大的三棱冰柱,从上海运到青藏高原、把这块冰带到了世界中心冈仁波齐。又从塔钦的玛旁雍错圣湖取水带回上海冻成冰柱,让塔钦纯净的水灌溉在崇明长江入海口的土地上。它在特定场域记通过记录冰块的折光与消逝,探讨存在与时间的关系。

  作品《风之翼》

  作品《风之翼》

  作品《风之翼》

  《风之翼》通过记录吹动经幡的风的数据,将其经过运算后转化成现场机械装置的动能,使光线随着节奏而自由变幻。它用当代技术来转译经幡式的浪漫表达,向世界传递了西藏地区神秘美好的习俗:每当强风吹拂,经幡扬起,便是对这个世界的一次祝福。

  《光之融器》-海

  《光之融器》-星系

  《光之融器》-星系(局部)

  《光之茶室》作品主体由5000多个满钵构成,主创艺术家白水对它倾注了极大的感情。“满钵其实很简单,你把它翻过来一看,它就很像一个佛头。它的气泡结构外面是满的,里面是空的,中国传统佛道哲学里智慧的概念‘空即是满、满即是空’。所以在这里又被赋予了智慧的含义”。轻盈的白色纱幔围绕在作品主体的稳定的穹顶空间外,步入其中,茶室顶部实时传输着来自冈仁波齐的天空影像,空间的隔阂被技术消除,跨越千里的两地得以“共此时”。作品将饮茶和当代审美相结合,用当下的语言来重新定义传统的东方人文精神。

  《光之融器》-蓝星

  《光之融器》-椅

  《光之融器》草叶集

  光之茶室(外部全景)

  光之茶室

  围绕在光之茶室周围的《光之融器》则包含了两个细分系列:《融器》、《融声》。《融器》中的重点作品《草叶集》源于对我们周边无名的微弱力量的致敬。创作者在寒冬来临之前采集了许多不知名的枯草,拍照记录,然后用高温玻璃熔液将四维空间的生命定格成二维半的光影,通过材料的转换来为即将消逝的无名野草留下生命的痕迹,恰如是时间长河中的某些篇章,闻所未闻但确有其事。《融声》则将从高原上采集的声音与画面收集起来,希望能把这些生命的痕迹放入陈列柜中收藏。作品是对万物有灵的细心感受,以恬静的心态将内心与外在互融。

  《雨滴》现场

  囚牛乐团在《雨滴》

  上海纽约大学舞蹈班在《雨滴》

  装置《雨滴》在表面上看只是将9个大大小小的玻璃雨滴安放在160左右平米的空间内,但是多数玻璃雨滴的尺寸都不小于成年人的身高。作品对自然界中物体的尺度进行了置换,通过对雨滴和人之间尺度的互换,艺术家试图引发关于平等的思考。原本微小的雨在这里成为庞然大物。当事物既有印象的尺度发生改变时,人们的原有认知会发生巨大的反差。

  《算力光影》

  《算力光影》

  《算力光影》是一个智能交互作品,作品使用的画面摄于2021年8月的阿里地区和上海,通过对展览现场的噪音捕捉来实时运算,让画面变得不可预知。观众与作品的每次互动都会影响程序运算的演变。它是对我们当下社会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种提示。

  《光之溶洞》

  《光之溶洞》

  《光之溶洞》

  冰川溶洞是地质过程中的自然景观,一直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而这种变化同样受到了人类行为的影响。装置《光之溶洞》通过实时捕捉行走其间的人数来变幻光色,模拟了溶洞空间。是人与自然之间互相作用的暗示。

  策展人张子康在其专文中写道:“‘RONG-源’体现出艺术家对于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探索……展览将两个要素面向当下颇具现实意义的“人与自然”话题,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呈现人类文明和自然世界的关系,这三者构成‘RONG-源’这个展览的实效性、实验性、有效性、前瞻性。”同时,“从主体来看,‘RONG’作为重要理念体现出中国语言特殊属性,可以理解为融、溶、熔、荣、容等,相似的读音和不同的寓意形成了主题的开放性,不同的人对于空间艺术展览的体会必然导致对于“RONG”的引申和具体化,对应每个人不同的思考结果。”

  展览的现场是美轮美奂的,但它的学术内核又是坚挺而充实的。所以不妨这么认为,“Rong-源”空间艺术展,可能是跨年度最具吸睛气质、最具开放性的学术打卡展!

  展览基本信息:

  展览名称:“RONG-源”空间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1年12月25日——2022年2月25日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18:00

  展览地点:上海市闵行区漕宝路3055号(近新镇路)上海宝龙美术馆6号厅

  主办方:白水泉 / 上海宝龙美术馆

  学术支持: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协办方:雅昌艺术中心 / 在艺APP

  主创艺术家:秦岭 / 白水 / 龚世俊

  策展人:张子康

  联合策展人:崔玉杰 / 顾耀峰 / 武林 / 贺进

  纪录片摄制:刘飞芳电影工作室

  技术支持:David Keohane / Simon

  开幕表演嘉宾:囚牛乐团 / 上海纽约大学舞蹈创作班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艺术人才中心         邮箱:zgwhysrc@163.com

京ICP备120041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