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动态

中国文化艺术人才中心
 电子邮箱:zgwhysrc@163.com

电话:010-52201593


艺术动态
 
山西:精心绘就文旅融合工笔画
 发布时间:2021/1/5 浏览次数:226

  山西:精心绘就文旅融合工笔画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只有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文化才能走向“远方”,旅游也会更有“诗意”。

  近年来,山西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文旅融合,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把文旅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推动山西文旅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游山西就是读历史

  山西的版图,就像一枚写满文明密码的树叶。“走进山西,就如同走进了中国历史的博物馆,时时处处感受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脉动。”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这样推荐山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游山西就是读历史。”

  翻开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山西”必定是一个高频词:从垣曲“世纪曙猿”到芮城“西侯度圣火”;从“丁村遗址”到“陶寺遗址”;从战国荀子、盛唐柳宗元到北宋司马光、清代陈廷敬,文物遗迹数不胜数,历史名人灿若星辰………

  融史于旅,寓教于乐。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形成了文旅融合的浓厚氛围,旅游业态热度不断攀升。

  自2020年国庆节以来,晋城皇城相府景区,每晚都会上演历史与梦幻的碰撞。“看完演出,感觉离皇城相府更近了,离历史更近了。”游客们被全国首部明清院落大型实景剧《再回相府》,带回到了300多年前陈氏家族跌宕起伏的命运中。

  近年来,山西因地制宜推进文旅融合,创作出越来越多精品,《又见五台山》《又见平遥》《再回相府》《如梦晋阳》《太行山》等演出成为游客必看的节目。仅《又见平遥》2019年就演出860场,接待游客69万余人次,上座率达到98%。

  作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自1991年至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已连续举办30届寻根祭祖活动,吸引了海内外广大移民后裔和游客前来参与。

  “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景域驴妈妈集团华中和西北大区总经理陈亚洲表示,目前正火热推广的“游山西·读历史”活动具备优质旅游品牌潜质,游山西可以读懂历史,让游客变被动为主动,收获知识。

  好山好水出好歌。从2020年4月30日开始的“唱游三晋”山西省原创音乐推广活动,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原创音乐作品,用音乐诠释“游山西·读历史”活动的文化内涵,讲述历史上的山西故事,提升三晋文旅知名度和美誉度。

  2020年,“游山西·读历史”活动持续在山西全省展开,山西文旅从“资源时代”进入“品牌时代”。

  山西的目标是,2021年将打造10条成熟的主题旅游线路,建设20处国宝级文物活化利用试点,培育30个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改造提升60个历史文化景区;到2023年,把“游山西就是读历史”培育成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

  擦亮“黄河、长城、太行”三张名片

  历史的文明寄托在表里山河的大地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赐予这里太多珍贵奇观。如果说“游山西·读历史”是向世界发出的邀请,那么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就是展示实力的舞台,山西正在为这座舞台添加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

  娘子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关隘,素有“天下第九关”之称。足够丰富的历史积淀、保存完好的沧桑古道,吸引着无数人对它心驰神往。娘子关村就坐落在娘子关脚下,全村依山而建、顺水而居,形成了“水上人家”的独特景观。

  近年来,平定县以大自然和历史赋予的雄关长城、绿色生态、红色文化、水乡村落作为载体,充分展示人文历史、积极构建娘子关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蓝图。

  “关有关雄,水有水美,冬有跑马排,夏可放河灯。”娘子关镇党委书记朱继明说,“娘子关村有2000多人,从事旅游产业的就有1000人以上。”

  娘子关村,只是山西省正在建设的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中的一个小站。

  “黄河之魂在山西,长城博览在山西,大美太行在山西。”2017年,山西作出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战略决策。作为打造三大旅游板块的基础性工程,到2022年年底,山西将打通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大通道,建成黄河一号、长城一号、太行一号三条全国一流的旅游公路示范工程,打造一批体现山西特色的精品旅游公路,基本实现主体区内“城景通、景景通”,形成“快进慢游深体验”的现代旅游综合交通体系。

  2020年9月,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的点睛之作——“0km”标志文化驿站开门迎客。截至目前,旅游公路已累计完成3469公里,串联起沿线66个A级以上景区,评定黄河人家、长城人家、太行人家“三个人家”175家。大美晋阳、长城内外、边塞古韵、秀容热土、吕梁人家、古村新韵、太行深处等美丽乡村旅游精品自驾线路应运而生。

  大大小小的村落、农家乐、景区,如颗颗明珠。未来,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将覆盖山西11市的117个县(市、区),规划建设总里程达1.3万余公里;174个A级以上旅游景区,726个非A级旅游资源将被连通,串联起历史文化的脉动,串联起乡村旅游的美景,也串联起富民强省的梦想。

  “要把山西优质的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撑,归根到底需落实到一个个文旅项目上来,以项目建设来推动山西文旅的高质量创新发展。”中智游集团董事长蒋骏认为。

  2020年9月10日,山西省第六次旅游发展大会召开,掀起了新一轮文化旅游发展高潮。仅旅发大会期间,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共签约18个项目,共计317.2亿元。

  借此契机,山西省各地及景区景点从业态融合、产品供给、配套服务等方面抢占先机,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各类旅游要素的有机整合,实现从“一处美”到“处处美”,从“季节游”到“全时游”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红色游和乡村游双轮驱动

  山西是一片红色热土,红色文化丰富,只一个数字就足够震撼:山西留存了不同时期党史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党史人物故居旧居、重大战役遗址和重大纪念设施等3400余处。

  众多优秀作品在这片热土流传,《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小二黑结婚》《吕梁英雄传》等作品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大量珍贵诗文,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这些遍布山西各地的红色文化载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山西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宝贵资源。

  2020年左权民歌汇已落下帷幕,而“左权热”和“民歌热”却持续升温。

  左权县是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是北方地区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左权也是民歌之乡,有“万首民歌千出戏”“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美誉。

  2019年,晋中市创办左权民歌汇,让散发着浓郁泥土气息的左权民歌唱响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山西省对外交流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民歌汇的举办,赋予了左权县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新生命,探索出一条变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的转型发展新路径。

  被称作“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武乡县,把传统的红色旅游“玩”出新花样。每到假期,很多来自外省的研学团都会来到武乡八路军文化园,吃一次农家饭,住一次窑洞,穿一次八路军军装,打一场“游击战”,看一场实景剧。在寓教于乐中,孩子们感受革命先辈勇敢、积极、拼搏进取的优良传统,激发血脉里的爱国之情。

  在武乡这块“红色版图”上,有430多处革命历史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026件(套)馆藏国家级革命文物。如何让这些红色资源活起来?从2011年开始,武乡连续举办“弘扬太行精神、传承八路军文化”为主题的八路军文化旅游节,通过红色藏品展、抗战主题戏曲展、主题电影展、八路军文化学术座谈会等活动不断提升特色文化影响力。

  山西的农村,不仅有优美的田园风光、恬静的生活环境、丰富的物质遗存、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乡村文明,更集聚了全省70%的旅游资源,自然与历史辉映、风景与人文交融,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

  近年来,山西把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全域旅游和打造三大板块的重要抓手,深挖厚重资源,打造观光休闲、文物古建、古村民宿、文化遗产、名人典故、红色文化、名吃特产、生态康养、农俗体验、研学科考等乡村旅游路径,每一种类型都底蕴深厚、异彩纷呈。

  (本报记者 杨珏)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艺术人才中心         邮箱:zgwhysrc@163.com

京ICP备120041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