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厦门11月29日电 (杨伏山 蔡贞 李美君)“第六届中国民族文化遗产论坛”28日至29日在厦门举办,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等全国19个省份的高校、科研院所120余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研究中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
由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专委会共同主办的本次论坛,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世遗与国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健康发展,聚集当下中国世遗和国遗保护单位与项目拓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专题研究中国民族与地区世遗及国遗项目生产性保护与发展问题并提出建言。
为期两天的论坛将分8个会场,发表论文46篇,众多专家学者论文,从民族海洋海事遗产、民族文化、艺术遗产、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化开发、国际民族文化遗产经验与教训等多角度,对国内外民族文化遗产在开发前后产生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和开拓性的概念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为厦门乃至全国非遗保护与产业化开发提供重要的借鉴与理论参考价值。
厦门理工学院鹭江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刘芝凤教授提出“弱经济价值非遗”新概念,将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现实生活中被市场经济边缘化的民间艺术、传统手工技艺归纳为“弱经济价值非遗”,在学术上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
针对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后出现的诸多问题,专家提出验收和“学术督理跟踪制”“文化产权资本化”等诸多学术概念,为解决开发商与开发景区民众的利益根本问题提供了思路。
与会的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二级巡视员袁彦认为,本届论坛将会激发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这一领域研究的潜在经济价值,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对于促进各民族的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芝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上万年的文明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创造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丰富而特殊的历史认识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原始科学价值和社会普世价值。尤其在现代化生活和物资普及城乡的当下,对于那些濒危的、即将消失或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被边缘化的弱经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问题研究,对申遗成功后的国遗和世遗发展出现的诸多问题,是本次论坛的主要研究内容。
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院长郭肖华教授称,民族文化遗产根系庞大、生命力旺盛,第六届中国民族文化遗产论坛在国际历史文化社区,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举行,意味深长。来自全国的学界、业界专家、大师们直面交流,分享新时代背景下应用数字挖掘和多媒体技术,更系统、更多元,更活态地梳理、留存、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遗产的心得与经验,知微见著,窥斑见豹,是一次很有深度的交流与探索。
他表示,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根植闽台,以影像记录与数字传播为抓手,致力于东南海洋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传承,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创新实验样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