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鄂尔多斯10月9日电 (记者 李爱平)除尘、灌浆、回贴……在脚手架上,专家们面对壁画有条不紊地修复,在修复中“打捞”历史。
10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政府对外消息指,中国国庆节、中秋节期间,来自敦煌研究院、西北大学、兰州大学的10余名专家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持续修复“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
图为修复现场。 海日汉 摄
官方称,为抢救和保护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2018年,鄂托克旗政府委托敦煌研究院组织实施阿尔寨石窟壁画保护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10座石窟的壁画修复保护,共修复壁画面积250.63平方米。
图为修复现场。 海日汉 摄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阿尔寨石窟,现有65个洞窟、22个浮雕石塔等遗存,其中41个洞窟保存完好,洞窟内壁画绘有蒙古包、骑射、狩猎和丧葬习俗等场景,是中国草原地区唯一的集寺庙、石窟建筑、摩崖石刻造像、壁画、雕塑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草原敦煌”。
图为修复现场。 海日汉 摄
阿尔寨石窟壁画修复服务采购项目现场负责人孙军永9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阿尔寨石窟壁画修复服务采购项目完成了阿尔寨第28窟的壁画病害修复工作,相关工作已转入第32窟。
图为修复现场。 海日汉 摄
“我们首先对第32窟壁画进行现状调查,拍摄壁画修复前照片并绘制现状图。然后开始对第32窟壁画的病害进行修复。”孙军永告诉记者,在修复过程中,修复人员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介入、最大兼容”的原则,按照病害类型、特征及严重程度分步进行。
阿尔寨石窟研究院院长莫日根其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阿尔寨石窟因所处自然条件恶劣,对壁画修复可以延缓壁画衰退,使壁画实现长时间保存。(完)